如今留学已经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,平常家庭的孩子也有机会去到国外去学习。金钱已经不再是阻碍的因素了,不同等级的学校,总有你能选择的地方。
但是很多学生到了国外各种不适应,这些环境和语言的适应倒是其次,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没问题了。最难适应的就是思维方式,从小习惯了应试教育模式的同学,面对国外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,常常脑子拐不过来,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一时半会儿很难改过来的。本期留学生在线辅导平台GIANT教育就跟大家分享下在国外学习思维跟中国的主要不同。
中国赴海外留学的学生数目不断的增长,一纸文凭并不是出国留学的唯一目的,西方和中国无论是文化环境还是思想层面都有很大的差别。留学与不出国的学生还是有很大差别的。但是在留学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学生挥之不去的“中国病”,不得不说这些“病症”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的留学生活。
1、留学课程的成绩是评判的唯一标准
在中国的学校里,一个班有很多的学生,很难像国外那样多元化地去评判一个学生,要想知道一个学生是否优秀,学习成绩就成为了最为直观的标准,甚至是唯一的标准。
通过在中国十几年的熏陶,大部分中国留学生还是对学习成绩看得很重,在留学生活中,成绩也就成为了一个对同学的评判标准。中国留学生之间可能会常谈论到成绩,如果说谁拿了GPA4.0(每门课成绩都是A),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非常厉害,非常聪明。
简单来说,就算两个成绩都还不错的人,他们成绩的差距不是最终被录取的标准,更具影响力的是你的课外活动情况——比如你乐于助人,参加了许多义工活动;或者在音乐体育方面具有特长,这些都会成为你的亮点。就算日后结束了留学生活,决定在美国找工作,面试官也不会因为你成绩优秀就决定录取你,反而可能会怀疑你会不会是个书呆子。
要知道,千辛万苦出国,不是为了辛辛苦苦拿到GPA4.0的成绩,在留学生活中,你需要放多点时间在课外活动上。别让成绩至上的中国病拖累了你。
2、上课的时候是一只沉默的羔羊
在留学生活中,经常有刚出国的学生问:我明明那么认真地在上课,可是我的留学课程成绩为什么这么糟糕?在中国的课堂上,我们的重点是在“听”,老师不喜欢上课插嘴的学生,老师总说有问题也要课后讨论。这大概是中国每个班学生人数太多的原因,如果一人一句的话,大概课都不用上了。这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。
美国课堂则不然,老师对课堂表现是十分重视的,这就包括了你的出勤率和发言次数。如果你只是在教室里认真听课,那么你也就只能拿到出勤分,而你的发言分数是0。这样的话课堂成绩想要高,那是不可能的。
如果说中国重视的是结果,那么美国重视的大概是过程,所以教授是很喜欢那些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学生的,即使他们最终的考试成绩也许没有沉默寡言的中国学生那么好。不能否认的是很多中国学生并不习惯上课发言,而且对自己的英语口语并不是那么有信心,怕闹出笑话。但是在留学生活这种环境下我们也只能强迫自己去做到了,如果一直迈不出那一步,那就永远停留在原地。你的口语不会提高,你的成绩也不会提高。